第523章 购买调料厂_四合院之赤脚医生
顶点小说 > 四合院之赤脚医生 > 第523章 购买调料厂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523章 购买调料厂

  李东来道:“确实鼓捣出了两样东西,不过那东西只能在国外销售。”

  ...销往国外,杨厂长联想到即将在港城建立的海克斯科技,心中有些明白了。

  “你想让调料厂生产哪些东西?”

  “不仅仅是生产,调料厂还得归属到海克斯科技。”李东来把自己关于调料厂的设想讲了一遍。

  杨厂长听完后,微微皱起了眉头:“东来,调料厂虽不是部委直属的,但也不是个人的,就这么转手,怕是不太合适,别的同志会产生诟病的。”

  李东来解释:“又不是转手给私人,而是转手给海克斯科技。海克斯科技可是部委批准成立的。”

  提到海克斯科技,杨厂长的眼睛亮了:“这倒是个好主意。”

  两人商定好细节后,杨厂长召开了厂委会议。

  对于轧钢厂来说,调料厂就是一个累赘,现在终于有人接手了,还是部委特别成立的海克斯科技,那些厂领导们没有任何犹豫,便举起了手,表示赞同。

  在张秘上签上字,李东来代表海克斯科技,以五千块的价格购买到了调料厂。

  京郊的一处大杂院内。

  三十岁的刘大志一直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床。

  看看阳光已经照射在了床头,不情不愿的爬起床,拽过一条露出棉絮的破棉袄胡乱穿在身上。

  光着双腿,跳下床从纸箱子里翻出一条看不清楚颜色的旧棉裤,坐在床上,想穿在身上。

  刚穿了一半,看到棉裤裤裆处破了一个大洞,刘大志歪着头犹豫了一下。

  最后也许是觉得棉裤穿在身上,会被人看到底裤,他再次犹豫了一下,把棉裤扔到了满是尘土的地上,再次来到纸箱前。

  一通翻找后,这次终于找到了一条完整的裤子。

  只是这条裤子是条单裤,在这个季节穿在身上可能会冷。

  想到自己今天得出门,刘大志也就没有再犹豫,把裤子套在了身上,又拿起挂在墙上的麻绳子,拴在裤腰上,当做一条皮带。

  袜子是没有的,刘大志光着脚穿上一双棉鞋,棉鞋底部已经被汗水浸湿了,黏湖湖的,湿漉漉的,这让他有些不舒服。

  只是家里只有一双棉靴,也只能凑合了。

  穿戴整齐后,刘大志拿起八仙桌上那把断了齿的梳子,在头发上胡乱的梳了几下,见头发不遮眼睛,便失去了梳头的兴致。

  晃悠着走出门,外面的阳光有些刺眼,他眯着眼来到大院中的水池旁,拧开水龙头,双手捧起水,呼哧呼哧的洗脸。

  “这不是大志吗?”

  隔壁王婶端着水盆子来水池旁洗衣服,看到他,笑着打招呼。

  “听说城西的木材厂在招临时工,你不去试试?”

  刘大志抬起袖子,胡乱的擦了擦脸:“试啥试啊,要是被厂里面知道我去干临时工,肯定会把我开除掉,你可能不知道,现在轧钢厂的那个杨厂长大权独揽,早就看我们这些吃白饭的不顺眼了。”

  王婶把水盆子放在水龙头前,接了半盆子水,也不用洗衣粉,就那么揉搓了起来。

  “大志,你别怪婶多话,你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。”

  “那个调料厂已经一年多没开工了,你每个月也就能拿到十来块钱,这点钱,怎么养家活口?”

  “婶,你说的我都知道。”刘大志接了一捧水,倒进嘴里,呼呼呼漱口。

  “呸。”

  吐掉水,抬头看看太阳,见时间尚早,刘大志便蹲在旁边,跟王婶聊起天啊。

  “婶子,我的情况你也了解,身体比不得大壮他们几个,干重体力活肯定没戏。”

  “留在调料厂每个月好歹有十来块钱。”

  王婶抬起头看看刘大志:“道理是这个道理,就是苦了二丫头。她一个人在菜市场当临时工,早出晚归的。”

  “我也知道....”刘大志脸上浮现出苦涩,低下头盯着从破棉鞋里冒出来的脚指头,目光游移不定。

  “二丫头跟着我,算是没有享一天福。”

  “刚嫁过来,我娘就生病了,她伺候了两年,把我娘送走了,调料厂又黄了。”

  王婶叹口气,收回目光,继续揉搓衣服。

  “能这样想,说明你小子还有点良心。”

  “嗨,婶子,看你这话说的,我也是爹娘生的,养的,能没良心嘛,没良心那不成禽兽了?”

  刘大志缓缓站起身,笑笑:“婶子,你忙,马上就要中午了,我得给二丫头送饭了,你也知道,菜市场不管饭,来回耽误时间,要扣工钱的。”

  “去吧,去吧....”

  待刘大志离开后,王婶抬起头看着刘大志的背影,苦笑着摇摇头。

  家家都有难念的经啊。

  就像刘大志家,他是轧钢厂下属工厂的正式职工,每个月工资三十块钱,媳妇儿二丫头是农村来的,勤劳能干,本来应该过上好日子的。

  结果刘大志他娘当年生病,把整个家底都花光了,还借了一屁股债。

  债嘛,只要努力几年,总能还上。

  谁承想,调料厂黄了。

  由于没有生产任务,刘大志这些工人们每个月只能拿到三分之一的工资。

  这简直要了刘家的老命了。

  好在借钱的都是邻居,了解刘家的情况,也没有过分相逼。

  刘大志人倒是不错,每个月从十块钱中,取出五块钱,专门用来还账。

  剩下的五块钱,用来过日子。

  五块钱,要养活两个大人,四个孩子,已经很困难了。

  特别是孩子现在已经上学了,每个学期的学费,作业本,铅笔,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。

  好在刘大志的媳妇儿二丫头是个农村姑娘,很有一把子力气。

  街道办考虑到他家的情况,介绍二丫头进到了菜市场里当搬运工,每个月能拿到十五块钱工资。

  日子这才勉强维持。

  只是....一个姑娘家家的,跟大老爷们一块当搬运工,着实有些辛苦。

  王婶可是见过搬运工干活的,一百多斤重的菜筐子要扛在肩膀上,从大车上,扛到库房里。

  一般老爷们都受不住,更别说一个女人了。

  王婶想着这些,最后无奈的摇摇头。

  想这些干啥。

  这些年,家家的日子都不好过。

  谁也没办法帮忙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dd08.cc。顶点小说手机版:https://m.dd08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