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37 大清朝露出了狰狞的面目_大清话事人
顶点小说 > 大清话事人 > 237 大清朝露出了狰狞的面目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237 大清朝露出了狰狞的面目

  为了封口,参与械斗的绿营兵又各拿了30两的犒赏。还把战死弟兄的抚恤送回江北家里。

  胡之晃的威信在提标中军达到了巅峰,从而客观上促进了战斗力。

  他从未放松过训练,军营周边禁止闲人靠近,更不许闲人随便出入。

  表面说法是治军严明。

  实际上是自己害怕哪天暴露了,就得裹挟这支军队冲出去,保住自家小命。

  如果能把2000人的军队成建制带回江南,李郁也会高看自己一眼。

  虽然读书不多,可他也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:有兵,才能大声说话。

  于是,心怀鬼胎的老胡下令悄悄募兵。

  从身强力壮的流民,甚至是苦力里挑选汉子加入营中。

  不敢太多,每次只塞十几个。生怕引起有心人的注意,尤其是李侍尧的警惕。

  ……

  实际上,李侍尧早就把他忘了。

  江宁城岌岌可危。

  在西面和北面,李家军封锁了长江,控制了江心洲,临时加固了原来就有的简易码头。

  东面,控制了紫金山堡垒。

  南面,是李家军的雨花台大营。

  虽然战线不是密不透风,小股斥候骑兵依旧能渗透。可大队人马突围是绝对不可能不被发现的。

  江宁城防正在逐渐被蚕食。

  满城彻底被摧毁后,兵力反而富余了,残余清军死守西边的主城。

  这一次,官府终于拿出了真金白银招募青壮守城。

  日结!诚意满满。

  许多被柴米油盐涨价搞的接近破产的江宁人,牙一咬主动守城,换取一家人不至于饿死。

  李侍尧本想抄一波以老高为首的本府商会,但是天成元票号的人上门拜访后,他就放弃了这个打算。

  肥猪,居然长出了獠牙!

  天成元票号主动献了1万两白银,还有某位重磅股东的私人信件。

  自己在两江总督任上,已经是焦头烂额、漏洞百出。再得罪了那位军机处的老家伙,怕不是要天天被上眼药。

  千万别高估了自己在皇帝眼里的分量。

  一步步从科举考场走进军机处并且稳坐20载的老家伙,杀人从来不用刀。老家伙最懂得如何将对手不露声色的坑死,哪怕你贵为封疆。

  毕竟几千年的文化,研究的就是如何“玩人”。

  可能不太好听,说的优雅一些,也可以叫“拿捏”。

  ……

  总之,江宁商会的成员们很硬气。

  银子全部存进了天成元,老婆孩子分批送出城,先去江北扬州小住。

  银弹开道,无往而不胜。

  甭管是旗人、绿营、青壮,还是城外的贼兵,都吃这一套。纵容是最顽固的八旗武官,也会考虑后路。

  城破了怎么办?

  死了,家眷需要银子。

  活着,疏通门路脱罪也需要银子。

  就算是逃命,被追杀的时候扔下金银,也可能换来一命。

  总之,只要末日没来临,银子都是有用的。

  就算末日来了,上诺亚方舟的船票也需要银子。

  年过6旬的会长老高,兴奋的告诉聚集在他府邸的所有商人:

  “老夫已经打通了城外贼酋水师的门路,咱们的米,咱们的人,他们都会网开一面,畅通无阻。”

  众人一片欢腾,

  最近城中药材短缺,成了严峻问题。不论是官民士卒都有很多生病倒下的,暑热天气加剧了情况的蔓延。

  “黄连、三七、金银花~全踏马的是紧俏货,摆上柜台立马就售罄,诸位,这价格可得统一,咱们不能闹内讧。”

  “高会长放心,我们都是明白人。”

  老高欣慰的点点头,继续说道:

  “我估计离开江宁城的日子,不远了。”

  众人惋惜,摇头叹气。

  他们真心希望江宁城永远这样下去,贼围城,官兵守城。

  城中有大几十万居民,富贵人家上万户,全部榨干那得是多大的一座金山?怕是能和紫金山媲美。

  “诸位,咳咳,我有一个想法。”刘千突然开口了。

  “说。”老高抢着允许了。

  “我们对士绅老爷们太仁慈了,应当和老百姓一视同仁,不,是更苛刻。”

  ……

  众人震惊的望向他。

  “你的意思是?”

  “不必对他们客气,士绅老爷府邸大多有存米,但没有存药。一直没挣到他们的米钱,现在抓住这个机会狠狠刮他们一笔汤药费。”

  见众人倒吸凉气,刘千继续说道:

  “士绅怎么了?等江宁城一破,贼兵未必会杀老百姓,但是肯定不会放过他们,白花花的银子便宜了贼酋。”

  “那,万一他们联名递帖子抗议,总督府会不会?”

  “不会。”

  出声的是天成元分号掌柜的,他取出了一份书信,展示给众人看。

  “军机处于大人?”

  “嘘,噤声。”

  看完了信众人立马挺起了腰杆,背后站着一位军机处大臣,而且是江苏老乡哎。

  涨价,必须涨,今晚就涨!

  老高分析道:

  “咱江宁有多少富户?至少有五千户吧。”

  “远远不止,城中还有各地躲避兵灾逃进来的士绅,这些是外地人,先拿他们开刀吧?”

  ……

  刘千颇看不上这些人,继续拱火道:

  “国难当头,咱们就不要分什么本地人外地人了吧。一视同仁!”

  老高点点头,赞许:

  “赚银子嘛,不寒碜。就好比这银锭,分本地口音和外地口音吗?”

  “哦对了,总督府前日派人来提醒老夫不能做的太过。老夫当场就表态了,每户每天可购买1斤的平价米。少赚点银子,国难当头嘛。”

  “会长真善人也。”

  狠辣如斯的刘千都觉得眼前这一幕过于荒诞了。

  每天所谓的平价供应米,里面掺了2两沙子。

  不过40文一斤的售价,相比120文一斤的正价米是挺“平价”的

  ……

  “会长,城中生药行的13家掌柜,全部达成协议了。”

  “好,好。”

  老高忍不住压低声音说道:

  “米价咱们是让步了,就在药材方面找补回来。”

  “会长放心。想不通过咱们抓药,那是不可能的。江宁城所有药材渠道全部在我们手里。就连军中所需药材,也是我们平价供应。”

  “这些丘八,真是糟蹋了好东西。”老高厌恶的摇摇头,“抓住这个机会,不要被狭隘的地域观念、等级观念束缚了我们。大干、特干、狠狠干,挣他一座银山。”

  数日后,

  核心成员加关联成员共计500多人的江宁战时商会,将生药材炒到了一个令人害怕的高度。将夏日常见的解暑、治腹泻、去风邪的药材,还有金疮药的价格都炒上了天。

  江宁百姓饭都吃不饱了,哪里还买得起?命贱,生死由天。

  而士绅们就没办法了,命贵,必须买!

  生药铺统一捆绑销售,甭管买什么,人参鹿茸都得来二斤,帮体虚的士绅老爷补补浩然正气。

  爱买不买,不买拉倒。

  愣是把黄连卖出了黄金的价值,站着就把大钱挣了。

  ……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dd08.cc。顶点小说手机版:https://m.dd08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